高速线材在轧制过程中产生堆钢的原因及处理
首钢股份公司第一线材厂生产线设备仿摩根五代轧机设计,国内厂家生产,该生产线最大稳定轧制速度为88m/s。全线由28架轧机组成,粗、中轧共14架,预精轧4架,为平立交替布置,精轧机10架为顶交45°布置,精轧机后无减定径机组,直接是夹送辊及吐丝机。产品规格φ5.5—φ16mm,规格跨度较大,同时生产的品种较广。从目前的生产状况来看,φ6.5mm(包含6.5mm)以下的小规格线材产品因轧制速度快,断面尺寸小等原因,其堆钢事故率远超于其他规格。本文按照不同轧区分类,介绍了其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②上一支的后尾倒钢将出口导卫拉高;③进口导卫开口度调整不合适;
①针对轧件翘头需要检查上下辊径及磨损情况、传动部件连接处的间隙、进出口导卫高低的一致性;
③新换槽孔辊缝设定过小,对轧机辊缝做适当调整或重新打磨槽孔;
①人为原因造成轧制速度、轧辊直径等参数设定不正确;
①正确的设定轧制速度、辊径、合理的调整轧机间堆拉关系。做好两人之间的确认工作;
主要原因是由于在上游机架处,轧件拉钢造成后尾脱离上游机架时, 在下游机架堆钢。
③检查预精轧鱼线吊坠是否系紧,同时检查其接近开关。
⑤检查鱼线吊坠处的接近开关、检查精轧机内导卫处是否有废钢,若有则说明是前一支后尾在精轧机内堆钢,重新设定精轧机内辊缝。
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未吐丝而堆钢,二是吐丝若干圈后堆钢。
①电控专业检查水阀控制系统并手动试水,主控台调整开启延时;
②检查水冷喷嘴及导槽安装是否正确,有无松动,同时检查其中是否有异物,并用一根φ13mm的圆钢穿水冷段;
④可将水冷喷嘴及导槽的使用规格放大,如将φ12mm更换为φ16mm规格。
①夹送辊进出口导管安装不正确、磨损严重或导管内有异物;
②夹送辊前检测信号失灵,使夹送辊不能按时张开/闭合;
⑥线材内部质量缺陷(冶炼缺陷)或轧制缺陷(严重折叠或耳子)造成堆钢。
①飞剪剪切速度与上游轧机速度不匹配,切前头后有弯造成堆钢;
②飞剪切后尾长度过短,造成后尾未完全切断,带入下一道轧机;
④在水雾大处加吹雾风机,针对阳光照射在合适角度加遮挡板。
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堆钢事故时,由于受到时间及指标的限制,需要快速而准确的找到原因,这就需要对发生的事故进行综合考虑,多方面寻找原因,这样才能缩短处理时间避免重复性事故发生。更要求现场操作人员在日常生产中不断地、定时地对轧件尺寸、轧机堆拉关系、导卫情况等方面进行检查,这样才能更好的减少事故发生的频率。
2022/08/08 11:11:31
947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