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领域

如何对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进行体系化培育?

  工业互联网蓬勃发展

  截至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已应用于45个国民经济大类,涵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等各个环节,产业规模超万亿元。经过4年多的实践,我国工业互联网从无到有,建成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体系化发展位居全球前列。

  构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服务企业12万家,涵盖医药、船舶、汽车制造等34个重点行业。国家级、行业级、企业级多层次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初步构建,目前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150家,连接工业设备超7800万台(套),服务工业企业超160万家。国家、省、企业三级协同联动的技术监测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试点工作深入推进。

  

图片

 

  技术体系建设任重道远

  基础标准体系建设仍碎片化。标准是实现工业互联网各层级数据、网络、平台和安全的基础。面向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制造,不仅需要单项技术或装备的突破与应用,更需要建立跨行业、跨领域的工业互联网的标准体系,满足不同行业的智能制造需求。我国工业互联网跨界标准体系建设滞后,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服务标准、管理标准和安全标准,给系统兼容、数据共享、信息安全以及互联互通带来障碍,导致我国工业场景应用的碎片化,工业互联网为企业带来的价值受限。

  基础技术体系建设任重道远。我国在芯片技术、软件基础理论、网络安全技术等工业互联网底层技术支撑方面尚未建立完整体系。工业互联网智能水平不足,数据资源难以有效汇聚流转,成为工业互联网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图片

 

  体系化培育

  为支撑我国工业体系新旧动能转换还需要集中力量对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进行体系化培育。在积极推进应用创新的同时,应充分发挥我国举国体制的优势,加强顶层设计,补齐基础领域短板。

  突出重点,加速建设工业互联网的基础技术体系。推进工业互联网可持续发展,关键要立足工业本质,以制造业需求为驱动,重点攻克标识解析、数据感知、互联通信、云端服务、信息模型、数据服务模型等关键基础技术,突破开发工具、微服务框架等技术,解决机器与机器、机器与人的网络互联与信息互操作等技术问题,建立工业互联网多层次安全保障体系,完善工业互联网的基础技术体系。

  实现路径上,应组织产学研用协同攻关,推动平台关键技术迭代和核心产品功能演进,同时加强复合型人才培育,为工业互联网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内外协调,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标准化、国际化工作。标准化方面,一方面要推动各行业龙头企业、协会与平台企业共同提出行业共性的技术路线和解决方案,另一方面要推动平台企业在关键协议、标准方面开展合作,探索新型工业标准制定方式,将信息通信产业先有标准后有产品的模式与传统工业先有产品后形成标准的模式相结合,形成跨平台的可识别、可交互的标准体系。

  统筹兼顾国际化。围绕工业互联网标准国际化进行总体规划,同时要进行技术归口,加强跨国、跨行业、跨领域国际化标准的协同制定,围绕工业互联网国际化标准进行专项试验验证。此外,还要搭建工业互联网核心技术国际合作平台,积极融入工业互联网国际创新网络,深度嫁接工业互联网国际优质技术资源,鼓励企业设立工业互联网技术海外研发中心,与国际研究机构合作建立工业互联网海外联合研究中心。

2022/06/13 09:58:01 467 次